肺癌不再是專屬吸菸者的疾病,它已在 2024 年成為臺灣癌症發生與死亡的「雙冠王」,每年奪走超過萬條生命。[1]

然而,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並無吸菸史,特別是在女性患者中,無吸菸者比例高達九成[2] 

為什麼呢?原因就藏在我們的生活周遭。

🔍 日常的潛在危險因子

1. 煮菜油煙

臺灣的烹飪習慣,讓煮菜油煙成為女性肺癌的重要成因。研究顯示,如果沒有使用抽油煙機,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會比有使用的女性高出8.3倍。[3]

這個驚人的數據提醒我們,務必記得打開抽油煙機並保持廚房通風。

2. 空氣污染

國際醫學界已證實,室外空氣污染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。其中,看不見的懸浮微粒(PM)更被列為一級致癌物。[4]

這些微粒來自人為排放,例如汽機車廢氣和工廠排放。長期暴露在空污中,就像是無形中在為肺部累積風險。

室外空氣中的懸浮微粒(PM),已被國際證實是第一級致癌物。無論是工業排放還是移動源廢氣,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我們的罹癌風險。

3. 基因印記

即使不吸菸,空氣中看不見的環境致癌物依然會傷害身體。最新研究發現,這些毒素會在肺部留下「基因印記」,讓罹癌風險持續累積。[1]

4. 菸害

除了二手菸會讓罹癌風險增加 20% 到 30% 以外,近年來更發現「三手菸」也同樣致命。當有人在室內抽菸,有毒物質(主要是焦油)會附著在家具、牆壁和衣物上,即便菸味散去,這些毒素仍然會持續危害健康。[3]

💡如何防禦?從生活習慣與健康檢查做起

肺癌雖然致命,但我們可以透過主動防禦來降低風險。這不僅僅是改變習慣,更是對自己健康的投資。

🛡️ 4 個日常防護,從生活做起

  1. 徹底杜絕廚房油煙:烹飪時務必打開抽油煙機,並在烹煮結束後持續運轉約 5 到 10 分鐘,將殘餘油煙徹底排出。
  2. 主動掌握空氣品質:出門前可利用空氣品質監測 APP(如環境部的「環境即時通」)查詢 PM2.5 濃度。當空污嚴重時,減少戶外活動,並戴上口罩
  3. 拒絕菸害,保護家人:如果你身邊的親友有吸菸習慣 請告訴他們,為了你我的健康,請不要在室內吸菸。同時,經常清潔家中物品,並定期清洗衣物和窗簾,減少三手菸殘留的風險。
  4. 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: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維持良好睡眠。

👩‍⚕️ 早期篩檢,是最佳的保護網

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比例越來越高,定期篩檢變得至關重要。

  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目前針對50~74歲女性,且具肺癌家族史者,提供兩年一次的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(LDCT)」公費篩檢。[5]
  • 如果你不符合公費資格,但有長期暴露於高風險環境(如廚房油煙、空污)或有家族病史,建議與醫師討論,自費進行 LDCT 檢查。

記住,早期發現的肺癌,治癒率高達九成!透過主動防禦和定期篩檢,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。

📋參考來源

[1]中央研究院,《中研院領銜「臺灣癌症登月計畫」 揭肺腺癌關鍵機轉及治療新契機》,摘自 https://www.sinica.edu.tw/news_content/55/3278

[2]CANCER EPIDEMIOLOGY, BIOMARKERS & PREVENTION,《Predicting Lung Cancer Occurrence in Never-Smoking Females in Asia: TNSF-SQ, a Prediction Mode》,摘自lhttps://aacrjournals.org/cebp/article/29/2/452/72026/Predicting-Lung-Cancer-Occurrence-in-Never-Smoking

[3]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《肺癌危險因子》,摘自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4053

[4]世界衛生組織 ,《IARC: Outdoor air pollution a leading environmental cause of cancer deaths》,摘自https://www.iarc.who.int/news-events/iarc-outdoor-air-pollution-a-leading-environmental-cause-of-cancer-deaths/

[5]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《肺癌早期偵測計畫》,摘自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4619